【捷克蜜月】布拉格3--城堡區的聖維圖斯大教堂及黃金小巷


呵呵,不過這是一個很奇妙的體驗,看到一個活生生的捷克人,居然講了一口標準的京片子,而且Susan 除了會說中文,還會說藏文耶!真是利害!我們這半天的城堡參觀,就是由Susan 來幫我們作解說。
在進入城堡區之前,有一到很氣派的大門,門柱上有巨大的雕像,門柱兩旁站著兩位穿的很威風的衛兵,大家就非常觀光客的先跟門口的衛兵合照,好像每次遇到穿著威風凜凜的衛兵,就會讓人想拍照,哈,因為帥氣嘛!



穿越中庭要進入皇宮的建築之前,還要穿越一道看起來就很像古蹟的門,叫做"馬蒂雅斯門",有點巴洛克風格,但是跟旁邊的建築真的很不搭,感覺很像是不同時代建的,不過這可是達文西在西元1614年所設計的呢!


然後我們進入今天參觀的重點:聖維圖斯大教堂,這是很威武的一座超級大教堂,哥德式的尖塔像


整座教堂真的很大,我們都退到了廣場的最旁邊,還是拍不到整座建築的外觀,只好放棄,就跟局部的教堂外牆合拍一下好了,呵呵。


進入教堂內部,就讓人驚歎聲連連,因為整個就是非常皇家的華麗感覺,我唯一的感覺就是金光閃閃以及眼光撩亂,


聖維圖斯大教堂是查理四世在西元1344年決定動工建造的,一直到1929年才完工,一共花了超過五百年才完成的偉大作品,幾個世紀下來,包含了巴洛克風格還有文藝復興風格以及哥德式風格等等不同建築風格,組合成了現在這樣令人炫目的風采。


教堂內部有一大堆精緻的彩繪玻璃窗,還有一堆金的銀的雕刻像,高聳的樑柱和挑高的拱廊,而且還有皇家陵寢喔!棺木居然是用了500頓的錫去作成的,上面還雕了天使守護著遺體,我很強烈感覺到當時花了巨額的財富才建造而成的,不知道為什麼,看著這華麗炫目的豪華大教堂,我突然想起遠在南半球湖水邊沒有花窗沒有色彩的牧羊人教堂,似乎信仰在退去華麗的讚揚之後,更能在我心裡有一股單純而神聖的力量。


離開教堂,我們來到隔壁的舊皇宮,在這一整個空蕩蕩的空間裡面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天花板上的網狀拱廊,也叫做"拱肋",因為有種肋骨的感覺,不過我覺得也很像是蝴蝶結或是小花,總之是滿漂亮的一種裝飾。另外也參觀了一下議事廳及集會堂等等建築。




出了建築物,我們來到一條鼎鼎有名的小巷子:黃金小巷。
這是以前術士們聚集研究煉金術以及占星術的地方,


然後經過時間的推移,這裡變成各類人士雜居的一個地方,充滿一堆矮房子,到了20世紀初,一位動畫家特恩卡靈機一動把這些矮房子漆成各種繽紛的色彩,瞬間讓這一些矮房子吸引觀光客的目光,越來越多人來參觀皇宮及城堡之後,會順便來參觀這一條可愛的童話風情小巷子,不過現在住在這裡的已經不再是金匠了,而是各種藝術家和紀念品商店,所以應該不是黃金小巷啦!


黃金小巷裡面最有名的一間小房子,是淺藍色的22號小屋,因為這是捷克最有名的作家卡夫卡France Kafka 的住所,現在是一間小書店,裡面有書籍海報還有各種卡夫卡的相關紀念品,不過可別以為大作家的家有多美麗,裡面大約只有不到5坪大吧!我和寇拉爸以及幾位團友一起進去就覺得有點擠了,低矮的房屋只有一扇小門及小小的窗戶,真的想不到這麼狹小的地方曾經住著一位偉大的文學家。

除了卡夫卡之家以外,其他的商店都像是觀光客群聚的地方,賣著各種小東西,玻璃磁鐵或手繪磁盤,還有銀飾或鐵製品等等藝術品,我們也就很膚淺的把黃金小巷當成另外一個shopping 點,開心的逛起街來了。

-
278
- 0
